低空智能融合终端New Product Release
正式发布
研发背景
Background
目前利用无人机、机器人等无人化智能装备应用愈发广泛。然而在以往大量应用案例中,仍然面临几个主要问题:
控制距离短,受限于地面障碍物遮挡;
数据量大,回传效率低,响应时间长,云端算力要求高;
异构组网难,飞行安全风险大。
这些问题极大制约了无人化智能装备的应用效率,间接增加了使用成本,限制了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在各行业应用的发挥。
为解决以上问题,精景科技研发了「低空智能融合终端」,该产品是一款具备实时智能识别、多种通信能力、集中控制等功能的边缘设备。
通过AI算法、通信融合、多机控制等模块,赋予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强大的“边端大脑”,具有边端实时AI识别、即时精准预警、扩展广域通信链路、多源信息融合、多端互融协同等功能,显著提高低空智能应用的综合质效。
实时AI识别
即时精准预警
扩展通信链路
多源信息融合
多端互融协同
首发三大版本
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:
AI版
精景智算 EF-AI100
通过人工智能算法,对低空智能装备采集的图像进行实时AI识别,发现异常并将异常情况实时传递给地面接收端并存储
低空视角视频图像智能分析;
隐患实时识别及精准预警;
识别结果本地存储;
异常情况实时回传;
AI模型可定制;
产品优势
主要参数
每秒处理影像: ≥12.5张
运算处理单元:8K编解码NPU
运行算法模型:16种(可定制)
超强算力:21Tops (可定制)
体积:97×73×60mm
重量:<350g
功耗:<14.5w
应用场景
实现低空视角下,地面安全隐患/异常目标精准、高效地实时识别预警。
通信版
精景智通 EF-C100
融合4G/5G、自组网、数图电台、北斗、ADS-B等通信手段,将无人机机载任务载荷数据通过融合终端传递到地面接收端。
主要功能
扩充无人机的通信链路;
延伸无人机通信距离;
特殊环境下通信链路补盲备份;
多种通信手段选配;
支持通过ADS-B广播飞行信息;
支持北斗短报文通信;
支持单北斗定位;
支持跳频抗干扰;
主要参数
功耗:<14.5w
通信组合:2种
频段:800m、1.4G、2.4G
通信距离:≥50km(可扩展)
视频延迟:≤300ms
体积:97×73×40mm
重量:<300g(不含通信模块)
应用场景
陌生环境/长距离条件下,无人机与地面之间建立多种通信手段,实现数据和指令的传输。
集群控制版
精景智控 EF-CC100
打通和不同品牌无人机的飞控链路,实现对多架同品牌或不同品牌无人机的集中飞行控制。
主要功能
多机型兼容接入;
多架次飞行集中控制;
多种编队统一管理;
飞行态势一张图展现;
飞行控制GIS可视化;
紧急情况一键返航;
打通机间、空地通信和控制链路;
产品优势
主要参数
同时监测目标:≥500台
最小机间定位精度:10m
支持队形:≥5种;
通信距离:≥50km;(可定制)
体积:97×73×60mm;
重量:<450g;
功耗:<20w;
应用场景
对多对多架同品牌或不同品牌无人机集中协同控制飞行。架同品牌或不同品牌无人机集中协同控制飞行。
对多架同品牌或不同品牌无人机集中协同控制飞行。
精景智能融合「三剑客」
构建完整低空智能融合服务体系
低空智能融合终端的发布,彻底打通了“云边协同”的低空智能融合服务体系:
「精景智算——行业AI训练.管理.应用一体化服务平台」自主构建精准研判算法模型;
「低空智能融合终端」实现边端的实时AI识别、拓展通信距离与多机协同;
「精景智巡——智能巡检服务平台」实现可视化智能装备管理、数据管理与任务管理等。
以此构成完整的低空智能融合服务体系——让低空智能应用向更低成本、更灵活、更高效、更智能、更安全的模式转变,促进低空智能的规模化应用。
下一步,精景科技将继续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步伐,全面提升低空智能应用的实用性水平,加速数字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同低空智能应用业务的融合,助力行业智能应用模式的变革!
技术咨询
研发总监
辛金泽 | 15802989575
解决方案咨询
解决方案总监
王晨 | 18629407578
文案/策划|阿昌
图片|阿昌 王婧
排版设计|阿昌 王婧
精景慧城科技(西安)有限公司